白內障
甚麼是白內障?
白內障是指眼睛內的晶體變混濁。早期的白內障沒有任何明顯症狀,但當情況嚴重就會出現視力模糊、出現眩光、景物顏色變得暗淡、及單眼重影等。
要治療白內障,做手術是唯一根治的方法。現時白內障的科技成熟,傷口小、復原快。進行白內障手術時,醫生會為病人拿走混濁晶體,再植入人工晶體。
導致白內障的成因
1) 出生時就患有先天性白內障
2) 老年性白內障
3) 外傷及或發炎
4) 深度近視
5) 長期使用類固醇
6) 糖尿病
白內障症狀
1) 視力模糊
2) 眩光或重影
3) 夜間視力下降
4) 影像顏色變黃及暗淡、變形
5) 經常更換眼鏡或隱形眼鏡度數
白內障的手術治療
Step 1:
醫生在局部麻醉後在眼睛角膜開一個小孔
Step 2:
用超聲波將混濁的白內障晶體乳化成微細碎片,然後用吸管吸走
Step 3:
最後醫生將會置入一個人工晶狀體,術後傷口一般毋須縫線,整個過程只需20分鐘
人工晶體比較
單焦距人工晶體 (本手術) | 多焦距人工晶體 | 多焦距人工晶體 (連續焦距(擴展景深)人工晶體) | |
---|---|---|---|
特點 | 單一焦距清晰 | 多焦距清晰 | 多焦距清晰 |
視野清晰度 | 能提供遠、中、近距離視野清晰度,手術後或需要佩戴眼鏡。如果做完單焦距人工晶片想減少依賴眼鏡可以用單視覺療法(Monovision),用晶片調節一隻眼晴看近,另一隻眼看遠的事物。手術後大腦要時間適應。術前醫生會評估是否適合。 | 晶體上有不同的焦距環,讓不同距離的光線聚焦在視網膜,好處是患者毋須佩戴眼鏡也可以看到遠和近景像。 | 用光學科技來拉長景深,提供遠至中距離的連續視覺,於轉換視覺時更自然,也會比多焦晶體少些光暈和眩光問題。 |
散光 | 可選擇散光型 | 可選擇散光型 | 可選擇散光型 |
限制 | 無法同時對焦遠近距離視力 | 手術後大腦要時間適應新的方法看影像。 術後有機會出現光暈和眩光現象,暗的環境清晰度會較差。 | 近距離沒有多焦距清晰 |
適合人士 | 價錢最相宜 | 手術後大腦要時間適應新的方法看影像。 術後有機會出現光暈和眩光現象,暗的環境清晰度會較差。 | 近距離沒有多焦距清晰 |
進行閱讀等近距離活動仍需配戴老花眼鏡輔助 |
白內障手術常見問題
Q: 我的白內障未成熟,不能做手術?
A: 隨著科技進步,病人可以不用待白內障成熟便可接受治療。
白內障成熟度越高,治療的難度亦會相應提高,所以白內障手術建議不需要等到成熟才做。因此,當病人感到日常生活受到影響時,便應積極考慮接受治療。
Q: 白內障的手術時間長嗎?需要住院嗎?
A: 一般白內障手術是在局部麻醉或表面麻醉下進行的,隨後在顯微鏡下動手術,需時約20分鐘,病人無需住院,手術後可即日回家。
Q: 人工晶體需要像眼鏡一樣,定期更換嗎?
A: 現在科技發達,植入的人工晶體的清晰度預計可維持一世,所以人工晶體一般情況而言是不需更換的。
但是,有些人接受了白內障一段時間後視力會再次變得模糊,以為是人工晶體出現問題。事實上,是保留用作承托植入的人工晶體的晶體後囊薄膜因細胞增生產生濁化,阻擋光線進入眼睛,影響視力,稱之為「後囊混濁」。這些人便需要接受鐳射治療,鐳射的作用是在濁化的後囊中央開孔,光線便可再次清晰地投射在視網膜上。
Q: 接受治療後需時多久才可以回復正常活動?
A: 一般情況下,白內障手術後一天可以使用手機、看電視及電腦。由於電子螢幕的光亮度,可能會令眼睛感到有點不適,但會隨著時間轉好。運動方面,簡單、非接觸性運動(如:打太極、行山、散步等)可於術後24小時進行,但游水有可能會令眼睛受感染,建議於術後7天進行。
Q: 完成白內障手術後,有什麼注意事項?
A:
- 避免碰撞眼睛及揉眼睛
- 請按照醫生指示滴眼藥水
- 注意清潔眼睛,請使用棉花或無菌棉清除眼睛分泌物
- 避免酒精飲料和辛辣食物
- 穿寬鬆的衣服,方便穿著時不會觸及眼睛
- 白天戶外活動時須配戴太陽眼鏡
- 術後1至2星期內不要化妝、染髮或電髮。
- 請避免術後開車及1至2星期內進行劇烈運動,例如騎單車、慢跑、游水或有氧運動,或咨詢醫生情況許可。
- 建議使用仰臥姿勢睡覺並戴上眼罩,以防止睡覺時不自覺觸碰到眼睛,降低手術後感染和刺激的風險。